課程名稱 |
休閒遊憩與環境倫理 |
面授地點
|
【F309】 |
面授時間 |
隔週五 1310~1700 |
課程目標 |
倫理是人類行為的一種理想狀態,環境倫理就是尊重環境的行為。人類對環境的關切日益重視,因而興起了環境倫理,這也促成了許多環境法規的產生。在人類道德感的前提下,法律才會產生效力,這也是環境教育的終極目標。
本課程期透過了解環境倫理,將之導入休閒遊憩之規劃,提升遊憩之品質與體驗,並進而使環境資源得以永續利用。
|
課程綱要 |
倫理學基本概念
環境倫理學
人類中心主義
動物倫理
生命中心倫理
生態中心倫理概述
大地倫理
深層生態學
生態倫理學
生態女權主義與社會生態學
可持續發展與環境倫理
儒家與道家的環境倫理思想
宗教的環境倫理思想 |
評量標準 |
■課堂中的隨堂測試(Quiz)10%
■期末考(筆試)(Final Test)30%
■期末報告/論文撰述(Team Paper/Theses Writing)20%
■作業撰寫(Assignment)10%
■課堂上實作演練(Role Playing)20%
■其他(Others) -出席率10%
|
參考書籍 |
環境倫理學概論(楊冠政,2011,大開資訊)
分水嶺:環境倫理學的10個案例(牛頓,2005,清華大學出版社)
|
修課條件 |
|
附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