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課程: 景觀建築設計(五)   課程代碼: B07301A   聊天室 Site map
 
 
 
 身分:參觀者     姓名:guest
 
 
課程名稱 景觀建築設計(五)
面授地點 各圖室及演講教室
面授時間 週三3456
課程目標 在景觀設計(三)(四)中,同學們曾修習如何認識景觀元素,並進一步將其運用在空間之形塑上,此外,同學們對景觀設計之程序與操作方法,亦有了初步的概念,在景觀設計(五)(六)中,亦將延續先前設計課程之精神,繼續加強同學在專業上之基本動作之訓練,並著重每次設計演練之邏輯分析與設計理念說明的能力。
對選擇規劃設計的同學,本課程在內容之設計上,除了對一些景觀設計基本元素之分析外,在空間之尺度上,同學將面臨較以往之大廈中庭、鄰里公園、或都市廣場等更大也更為複雜的空間尺度;鑑於三年級學生在專業課程方面過去二年已經修習過生態學、景觀植物學、植栽計畫、植栽設計、社區營造及敷地計畫等核心課程;在實質環境規劃方面則修習過空間體驗與觀察等輔助課程;在設計方法上則有設計程序與方法的課程開設;而本學期則正修習景觀生態學、景觀工程、都市設計概論等課程,下學期的課程中將開授台灣植生、環境保育導論等課目,因此,在設計題材選擇方面,將著重基地條件如: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較複雜者為研究對象,俾便同學們能適時運用敷地計畫概念,進而演練整地、排水等工程技術,並從環境保育的角度思考資源之經營與管理。同時,在人文方面之調查與分析,亦將配合上學期的景觀規劃現勘等課程,與下學期的文化地景保育等課程之橫向聯繫,併為本學年課程訓練之重點。
鑑於同學們已經是高年級學生,必須具備計畫書撰寫能力,三年級設計課的另一個訓練目標,就是計劃書書寫訓練,將併入各次設計要求中。
三年級的設計課程另有一項特色即是參加全國景觀競圖比賽,今年的競圖主題為「公共空間地景藝術之在地實踐」,為配合競圖主題與前述之課程目標,原則上三年級的設計課仍將分成四項教學主題,但每個主題都需從地景藝術的角度詳加考量地景復育與經營,四個主題分別為:
1.        窳陋住宅區改善設計--簇群住宅區景觀規劃與設計:將著重基地分析、使用者分析、動線系統之安排、土地使用分區、植栽計劃與街道傢俱等之操作。
2.        閒置文化地景再利用--文化地景保護區景觀規劃與設計:重點放在相關法規之彙整、計畫流程之研擬、基地分析、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動線系統之安排、植栽計劃、地景復育技術之考量等。
3.        都市地景經營理念之實踐--都市空間景觀規劃與設計:著重計畫流程之研擬、人性尺度之掌握、都市空間的體驗與觀察、無障礙空間之處理、相關都市設計案例的蒐集分析、動線系統之安排、植栽計劃、街道傢俱、鋪面設計、排水系統等之操作。
4.        生態地景經營--自然地區景觀規劃與設計:重點放在相關法規之彙整、計畫流程之研擬、基地分析、植生調查、山坡地之整地排水、坡度分析、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景觀復育、動線系統之安排、植栽計劃等。
        為配合設計基地之特質與設計課進度,前述四項教學主題亦可依所選定之基地進行部分整合,本學期共有二個設計題目,第一組題目為配合景觀學會第十一屆全國學生景觀設計競圖活動,將訂為「公共空間地景藝術之在地實踐」,子標題為:「香山地區地景藝術之在地實踐」,同學們可依自己的興趣組隊(1~2人);第二個題目為山坡地與文化地景規劃設計—霄裡溪沿岸生態與人文廊道規劃」,同學請熟悉景觀生態學課程。各個設計題目分別涵蓋「簇群住宅景觀」、「都市空間景觀」、「地景生態復育」、「文化地景」與「自然地景」等主題的設計訓練,第一組題目設計成果並將遴選優秀作品參與2016景觀論壇之競圖。總之,本學年之設計課程主要之目的在於訓練同學從自然與人文環境之認知、對使用者需求之瞭解,從而發展出既能尊重自然生態、環境紋理,又能滿足人類使用需求的景觀空間。
為落實本系”做中學”教學理念,學期末將安排同學將設計成果帶到清水社區或小學發表,以期將設計構想在社區中發酵著根!
課程綱要 日    期                        LECTURE                            PRACTICE
9/14        課程說明、出題一;考快速設計(香山地景藝術基地分析與泡泡圖)        資料蒐集、介紹助教團隊
9/12完成基地踏勘
9/21        演講一:新竹市原住民文化產業園區及海山漁港整體規劃---楊蕉榕老師(13:10~15:00)        設計一評圖(第一次)
9/28        蘭陽地景閱讀---林煥堂老師(校外教學)7:30出發        請班代安排遊覽車與保險
10/5        設計一評圖(規劃初步構想)        設計一初評
10/12        演講三:生態教室建構之生態設計理念--陳湘媛老師(13:10~15:00)        設計一評圖(第三次)
10/19                設計一評圖(第四次)
10/26                設計一評圖(第五次)
11/2        設計一總評        設計一總評;開教學檢討會議
11/9        設計一複評
設計二發題:霄裡溪沿岸生態與人文廊道規劃        設計一複評、定稿,優秀作品遴選與寄送;競圖寄件期限11/11
11/16        設計二基地踏勘        請班代安排租車與保險
11/23        演講四:休閒產業之經營與發展願景----吳宗矜老師          設計二評圖(第一次)
11/30        演講五:文化地景設計國外案例介紹--楊國湘老師        設計二評圖(第二次)
12/07                設計二評圖(第三次)
12/14        設計二初評        設計二初評;開教學檢討會議
12/21                設計二評圖(第四次)
12/28                設計二評圖(第五次)

1/4        
設計二總評        設計二評圖(第六次)
設計二總評;開教學檢討會議
1/11        成果發表
繳交作品集        成果發表與民眾座談;繳交設計一、二、作品集,上傳E-campus
評量標準 學習評量方式(Learning  Evaluation  Methods)
設計一初評10%
設計一總評20%
設計二初評10%
設計二總評20%
每周評圖成績25%
快速設計5%
作品集5%
演講出席5%
為避免各組平時成績差異性過大,平時成績之計算將超過常態分佈25分以上同學先予除外計分後,其餘以每組平均75分為基準。
參考書籍
修課條件
附件 20160914景觀建築設計(五)課程大綱.pdf